行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2010-2012
  • > 华启项目
  • > 集团会刊
“大鳄”来袭 郑州楼市或重新洗牌
时间:2010-04-02 发布者:华启集团 点击:2064次
自然界生物链上有种现象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河虾,河虾啃泥巴”,把这句话用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上也同样合适。随着越来越多的“大鳄”级开发企业和圈外企业进军郑州房地产市场,势必掀起新一轮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竞争,郑州房地产市场或将面临重新洗牌的格局。

    【现象】“大鳄”来了,房价涨了?

    “大鳄”推出的房价一般比较高,购房者对是否会带动周边房价表示担忧

    一直居高不下的房价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在郑州某广告公司上班的张先生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把选房的范围放在了远离市中心的区域。2009年年初的时候,他看中了位于郑东新区东风东路附近的一个楼盘正商东方港湾,房价4800元/米左右。由于当时的楼市尚未走出低迷,张先生决定再等一等。

    几个月之后,张先生再去售楼部询问时,房价已经涨到了5000元/米以上。去年年底,张先生接到售楼小姐的电话,说他看中的房子很快就要再次向上调价,附近有个新开的楼盘开盘价就在6000元/米以上。

    张先生很纳闷,这么偏远的地方,离市区这么远,房价怎么会涨这么高呢?他找来那个新开楼盘的资料,发现该楼盘号称是河南高速集团打造的首个高端地产项目。“高速集团不是修建高速公路的吗?怎么也跑到这么偏远的地方盖起房子了?”张先生暗自思忖。

    想来想去,他觉得最合理的答案是,与修建高速公路相比,卖房子的利润太高了,并且他们号称有各种优势,所以把房价定得也比较高。张先生说,这样做的一个后果是,间接地推高了附近区域的房价。

    姑且不论张先生的推论是否正确,越来越多的圈外企业开始涉足房地产业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这无疑为本已不断高企的房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后来进入的这些‘大鳄’级企业,他们的资金实力一般比较雄厚,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往往推出的房价也比较高,这样会不会带动周边地区的房价?”采访中,不少读者都表达了类似的担忧。

    【剖析】“大鳄”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引入先进理念,促进行业优胜劣汰,但是也有推高地价助涨房价之虞

    综观这些涉猎房地产业的企业,要么是具有国资背景的大型国有企业,要么是成功转型的股份制企业,要么是风生水起的民营企业,无一例外,这些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都非常好。

    郑州同致行地产顾问有限公司品牌运营部总监曹庆伟认为,圈外企业一方面是出于盘活闲置资金的需要,一方面是受到房地产业高利润率的吸引,所以才进军房地产业。此外,这也是企业自身多元化经营的战略需要。对企业来说,虽然房地产所占的比重不大,只有10%~20%,但是,整个企业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开发理念,会一脉相承沿袭到房地产行业。

    一位熟悉宇通不动产的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宇通的主业是做客车及重型设备,在这方面积累了成熟的工业化管理理念,出于生产利润的要求,他们对每一项流程和成本的控制达到了非常精细的程度。无疑,他们会把这套成熟的管理理念运用到相对比较粗放的房地产开发经营当中,这对节约成本、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好事,也是坏事。”一位从事房地产行业10余年的开发商这样告诉记者。他认为,像红星·美凯龙、丹尼斯这样的企业,是在自身发展中摸索出了自己拿地建卖场的商业地产运营模式,现在无疑是把这种模式扩大化了,可以丰富品种业态,向市民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产品、更好的设计,以及更好的服务,这是应当肯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这位开发商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说,有些企业具有国资背景,财大气粗,资金优势明显,因此在拿地时几乎不太考虑真实的土地成本,不惜重金要拍下土地,这就直接推高了局部区域的地价,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助涨了房价。“比如高速集团,河南还有多少地方需要修建高速公路,河南的高速公路发展规划全面实现了吗?”有知情人士表示,如果地产做好了,会给整个集团锦上添花;如果地产做不好呢?就很有可能影响主业的发展。

    河南省物业商会会长于阳表示,与其他传统行业相比,房地产行业的起步虽然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整套从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到销售经营,再到后期物业管理的流程,并且是需要高度整合、团队作战,不是随随便便找一帮销售人员和管理人员组合在一起就能顺利上手的。因此,对于其他行业的企业贸然进军房地产业,于阳表示并不看好,“至于将来能不能做好,目前不太好说,反正我个人有点担心”。

    曹庆伟表示,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市场需求和政策信息变化较快的行业,对于有些国企来说,由于企业体制的天然原因,可能适应市场变化节奏的能力稍差,这无疑是他们的一点劣势。

    【争鸣】“大鳄”加剧土地竞争,推高房价?

    业内有观点认为“大鳄”加入会抬高房价,也有观点认为房价的上涨符合基本的经济发展规律

    房价不断上升,这些圈外“大鳄”的进入是罪魁祸首吗?

    河南财经学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社教授表示,如果放在其他行业,越来越多资本的进入肯定会促使这个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功能越来越完善和先进,价格却更低,但是房地产行业是个特例,因为存在着先天的决定性因素:土地供给量是有限的。

    刘社教授说,由于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限制,卡死了有限的土地供应,不管郑州市每年的实际住房需求是多少,政府能够出让供应的土地就那么多,但是现在来抢土地的企业数量增加了,并且都是很有实力的超级“大鳄”,必定会加剧在土地市场的竞争,地价被抬高了,房价自然水涨船高。

    对此,一些接受采访的开发商并不认同。红星·美凯龙旗下的红星地产郑州区负责人认为,同其他任何行业一样,房价一年上涨10%左右是符合基本的经济发展规律的。房地产行业由于土地、建安及各种税费成本的不断增加,房价上涨20%也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由于房地产行业目前还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一线城市可能由于存在一些人为因素,导致房价有些泡沫,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二、三线城市来说,目前的房价还远未达到其应有的高度和地位。

    【担忧】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会被挤压?

    专家指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抱团拿地是现实出路

    土地和房子的关系,就像面粉和面包,没有面粉做不成面包,自然,没有了土地,谈何盖房子?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郑州市很多中小型开发商都面临着土地断顿的局面,中小企业的生存越来越艰难。

    某开发商告诉记者,以前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开发商手中有地,可是很多企业在开发完现有的土地之后就销声匿迹了,为什么?是不赚钱吗?当然不是,原因就是拿不到土地了。他坦言,目前自己最大的任务就是找地,公司自从5年前拿到一块土地之后,就再也没有新的土地进账。眼下,这块土地的开发已经基本进入尾声,再找不到土地,公司真的就要断顿了。

    于阳认为,越来越多圈外“大鳄”级企业的进入,进一步挤压了中小开发企业的生存空间。“抛开资金优势不说,这些企业凭借多年来和政府部门打交道的关系,就能获得一些政策上的优惠,甚至一些不能拿到桌面上讲的操作,容易产生不公平的竞争环境”。“抱团拿地、联合作战或许是这些中小开发企业今后的唯一出路。”刘社教授认为,房地产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集中程度越来越高,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少数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手中,竞争更加激烈,对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来说,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分食房地产业这块大蛋糕,一个最现实的出路就是联合起来,抱团拿地,抱团开发,或者选择和大型企业联合,“傍大款”,共同做大做强。
相关新闻